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育要以孩子的问题为问题,而不是以孩子为问题

今天听卢冠廷的歌,据说他有读写障碍症,但歌唱得很好。
读写障碍症,就是会经常读错或写错字。这个病症很多人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但它肯定确实存在,诊断它靠专业的医生。
如果在一个缺乏专业医生的地方,卢冠廷可能就会被认为是“不认真,不爱学习”。
读错或写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找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不能靠简单的训斥和要求——可惜这恰恰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做的。
 
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很少有人认识到教育是一个专业。如果真的想帮助孩子,同样要认真地学习这门专业。
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以孩子为问题,而要以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为问题。
就好像孩子写错字了,不能把“孩子写错字”当做问题,而要以“写错字”为问题,帮助他写对。
有人觉得,这很容易啊。
可这其实不容易。因为导致孩子写错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读写障碍症。诊断错了,就没法解决。你得一点一点地了解他为什么会写错。
 
有的家长认为,术业有专攻,教师才是从事教育的人。我只要配合老师就可以了。
按道理是这样的。但实际情况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而复杂的。而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只能把精力放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上。更何况,学校是一个公开环境,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在家里先显出端倪,等到在学校出现时,已经是比较严重了。
家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才能帮到自己的孩子。
 
即便是学习上的问题,教师虽然经验很丰富,但是,教师所掌握的是教的经验,学的经验其实主要还是在学生那边。
比如,学生的答案有错,是显而易见的事。但每一个做错的学生,他在做题时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导致他们错误的原因并不是一样的。
好比同样是咳嗽,有的因为感冒,有的是咽喉炎,也有气管的问题,到底是 什么原因,要需诊断。
学生学习的问题,也包括其它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和自我的形成、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等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专业的诊断。
这个诊断,能靠老师当然更好。但很多时候要靠家长自己。
家长,也是一个专业。特别是在教育上。
不学习也不行。
 
“双减”之下,家长都很焦虑。“双减”让他们直接面对了孩子的成长问题。
这就像去年疫情期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冲突频发。
过去,过重的学业压力盖过了其他的问题。
以后,如果“双减”有效——毫无疑问会有效——家长会面临更多的学生成长的问题。能否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协助者,取决于家长有没有意识到,该学习了。多了解一点教育、心理和学习的研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