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8旬翁胆结石 内视镜手术不到1小时取出

陈姓老翁因黄疸症状就医,检查发现总胆管出现一颗结石(红圈处)。(图由大千综合医院提供)

〔记者彭健礼/苗栗报导〕苗栗县86岁陈姓老翁,年轻时曾接受过部分胃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手术(Billroth II anastomosis)」,半年前因胸痛、食慾不佳就医检查,发现有总胆管结石,并经由外科手术顺利取石。近日他因出现黄疸症状而就医,检查发现他的总胆管又有一颗结石;因老翁年纪大,经大千综合医院採行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不到一小时就将石头取出,且术后无明显併发症,病人的黄疸指数下降,症状也改善许多。

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林德福表示,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包含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红素钙过多、或是胆道感染引起。虽然胆结石是常见的疾病,但曾经切除部分胃或全胃的病人发生胆结石的风险却比一般人高出2到3倍,原因是进行胃切除手术后,病人的迷走神经受损影响胆囊的收缩力,造成胆汁滞留,也降低溶解胆固醇的能力,胆结石的风险就增加了。

林德福说,过去胆管结石多以外科手术为主,现行则多採用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来诊断及治疗,优点是可免于开刀并缩短恢复时间。但是曾经接受过胃手术的病人一旦发生胆管结石,其治疗方式相对複杂许多,併发症的风险也较高,因此术前务必经医师评估并讨论后,再依病况安排适合的治疗方式,才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林德福医师表示,曾接受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容易发生胆结石,须特别留意。(图由大千综合医院提供)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