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真正的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是肉身的消散还是精神的崩溃?还是现在最时髦的词“社会性死亡”?

有些人活着,但是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可他们依然活着。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古今中外的大文豪无不如是。我喜欢看书,不管是看到一本好书还是烂书,都是能感受到这个作者的一丝气息的,仿佛闭上眼能看到他的样子。不同的是,好的作家我看到的是我敬佩敬仰的样子,烂的那些不说也罢,我只恨不得钻到想象里揍他们一顿。但不管怎么说,提笔写下一段文字,终归是把自己的一段隐私与残影留在了文字里,即使肉身消散了,精神体也有一丝丝保留在这里。也许这也是我提笔开始写东西的一点点原因罢。

关于死亡与肉体的事,我总是不由自主想到骇客帝国和缸中之脑,我们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个大脑的电信号之间的相互传递,这似乎就像是盗梦空间一样无法猜透,不幸的是,我们没有可以验证的陀螺。不过,我一旦接受了缸中之脑的设定,便总是感觉很多事就能放下了,譬如外貌,再譬如财富。终究,我们每个人脱下这副骨头架子外头的这层皮囊,大家都长得差不多;一个富翁买到一栋海边别墅的快乐和我买到一杯奶茶的快乐也差不多。

阿德勒说:“我们生活于和他人的联系之中,假使我们变得孤独,我们必将灭亡。”我便立刻想到拥有52赫兹的Alice,不知道它是否孤独,不过我觉得它绝对是要比我坚强的,毕竟比社会性死亡更可怕的,是我在别人眼里从未活过。生活的意义仿佛的确是存在于和同类的联系,家人通过亲情联系,朋友通过友情联系,爱人通过爱情联系,作家通过文字联系,就连所谓的“低级的”生活意义的互相攀比也通过包包建立了彼此的联系,当然每一种生活意义都是有意义的,我无意贬低任何一种,世界是平的,没有人比别人高级。

我们生活在各种联系当中,便似盘丝洞中的妖精,总是要抽出一根丝线去缠住唐僧的,这根线便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了,并不是唐僧。在我看来,意义应当是一个方向而非一个具体的东西,不然的话我们便被动,方向全然由对方的位置控制住了,不自由。我想到吸血鬼德古拉,不知道他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毕竟作为一个不老不死的生物活在地球这个贫瘠的土地上,周围所有的与他有关的联系都慢慢地死去消散,继续“活着”的他,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分别呢?哪怕坐拥无数财富,无人可以炫富这件事听起来都无比凄凉。也许这就是德古拉所受的诅咒罢,真正的无法结束的死亡。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