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表示,奇异果是高营养价值的蔬果。
〔记者林惠琴/台北报导〕端午节即将来临,营养师赵函颖表示,曾有学生因每天三餐各吃一颗粽子,假期结束后,血压升高至190、血糖也飙至220,呼吁三高患者更应好好注意饮食搭配,提出三大「粽」点,分别是「细嚼慢嚥」,「补充水分」,以及「搭配高营养价值的蔬果」,建议粽子要选小颗,每口至少要咬20下,并且多喝水,一颗粽子可搭配两份拳头大的高营养价值的蔬菜水果,例如花椰菜、高丽菜、奇异果、木瓜等。
赵函颖指出,市面上的传统肉粽大多是由炒过的糯米,以及滷过的五花肉、香菇、栗子、蛋黄等组成,高油重鹹的烹调方式是造成民众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及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一不小心太放纵而食用过量,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赵函颖提出三大吃粽的要点,首先是「细嚼慢嚥」,由于糯米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必须细嚼慢嚥,每一口粽子至少要咬20下,促进消化酵素分泌,进而改善消化,且食物体积小,也能减少肠胃负担。
其次是「补充水分」,肉粽中的蛋白质、油脂与澱粉,都需要透过水分来协助代谢,因此建议粽子尽量选小颗的,并且在餐后多补充水分,以利代谢。
再来是「搭配高营养价值的蔬果」,吃一颗粽子建议搭配两份拳头大的高营养价值的蔬菜水果,可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与酵素的花椰菜、高丽菜、奇异果、木瓜等。针对肠胃比较不好的民众,特别建议在餐前可先吃例如一颗奇异果,再吃粽子,不仅能帮助消化,还可以帮助缓解胀气、分解蛋白质,以及帮助新陈代谢。
赵函颖提醒,早上10点与下午3点为补充酵素的最好时机,建议可以在餐前、餐后或是两餐之间摄取,若以午餐食用粽子为例,则可以在早上10点先吃一颗奇异果,中午12点再吃粽子与两份蔬菜,下午3点补充一颗奇异果或一份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