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表示,肠胃不佳者、孩童与确诊新冠者不适合吃太多粽子。(资料照)
进入夏季,端午前后的天气经常湿热,在古人的智慧中,也是毒虫甦醒出没的时节,扶原中医医师陈櫂瑔表示,端午养生最主要的是扶正和驱邪两大防天气与虫害带来的瘟疫準则,而习俗中吃粽子就是属于「扶正」,但强调确诊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后期与恢复期的患者,不适合吃粽子。
陈櫂瑔在扶原中医脸书发分享,因为天气湿热,所以体内会有许多湿气,因此不要避开阳光,要让阳气得以生发,气血顺畅。另外湿热也经常使人食慾不佳,而粽子外层包裹的月桃叶、桂竹叶或荷叶,除了可以增添香气,同时也带有清热除烦的效果,搭配养脾健胃的糯米,相得益彰。
不过,陈櫂瑔提醒,粽子由糯米做成,难以消化,不可过量食用,否则脾胃不好的人或是年幼的孩童,容易胀气、便秘。确诊后期和恢复期的患者,如果有消化不良、胃胀、胃闷等情形,不建议再吃粽子,尽量以多样化的蔬果搭配优质油质、蛋白质的地中海饮食型态为主;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先从清粥、鹹粥开始慢慢培养胃气,逐步恢复肠胃道机能。
陈櫂瑔表示,湿热也容易助长瘟疫流行,因此有挂菖蒲的习俗,其香气不但能驱虫,还可提振精神,让被湿热薰蒸的身体焕然一新,并建议5招端午养生法:
麦芽茶
麦芽茶是端午节前后最好的保健茶饮。《本草纲目》:「麦芽、穀芽、粟芽,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粽子,不妨喝一点麦芽茶,缓解胀气,帮助消化。
【材料】炒麦芽20g、陈皮15g、白朮10g、红枣5枚、水1500c.c.
【煮法】1500c.c.水煮滚后,转小火继续煎煮20-30分钟,可做为端午前后的保健茶饮。
腹部穴位按摩
从肚脐的右、上、左、下等方向约1个拳头宽的位置顺时钟用手掌按摩,刺激腹部周边穴道,促进肠胃蠕动。
鸣天鼓
以双手手掌包覆贴压耳朵,中指在上,食指在下,交叉弹力扣击风池穴约30次。透过敲打头部,刺激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在闷热的夏季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秘製中药香囊
将菖蒲、薄荷、藿香、丁香、艾叶等含有香气的中药材以棉布包覆製成香囊,属于中医「衣冠疗法」的一种,类似精油芳香疗法,藉由特殊气味驱赶邪气。
消胀气按摩配方
5% 10ml荷荷芭油为基底,加入甜橙3滴、甜茴香3滴、藿香2滴、丝柏2滴,睡前以配方油顺时钟按摩腹部及足三里、丰隆穴,消胀气,改善身体水分循环排除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