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治疗前(左图),以及经16週治疗后(右图)。(照片提供/罗阳)
文/罗阳
35岁的王先生从小就受异位性皮肤炎所苦,身上总是不乏抓过的伤痕,导致他从小就必需在炎炎夏日也穿着长袖,避免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
由于异位性皮肤炎的关係,全身总是觉得痒,导致他做事时没办法专心,晚上睡眠品质也不佳,觉得非常疲倦。儘管他很认真地使用乳液涂抹全身,也无法控制发作时的不舒服,且身上有许多脱屑的斑块,曾在游泳池被当成会传染的皮肤疾病患者而被业者拒绝他入场。
不过,他在经过16週的生物製剂治疗后,痒感跟皮肤状况都获得大幅改善,让王先生也能自在地去游泳了。
异位性皮肤炎是慢性发炎性且反覆发作的疾病。根据研究,台湾异位性皮肤炎盛行率约为5-7%,且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此外,病人也常常合併有气喘、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相关疾病。
异位性皮肤炎的病人因为丝聚蛋白(Filaggrin)的缺损导致皮肤表皮屏障出现缺损,故相当容易因为一些过敏原及环境中的物质刺激而导致反覆发作。
由于角质层功能失常,水分易大量散失,故病人容易觉得乾痒,因此润肤剂(乳液)的使用及加强保湿是最重要的準则。
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大部分可搭配局部类固醇药膏、外用免疫抑制剂药膏、紫外光照治疗、湿敷治疗、短暂使用系统性类固醇及口服抗组织胺。
健保也将生物製剂纳入给付中重度成人患者,不过因目前健保制度的规範,需使用过两种免疫抑制剂搭配紫外光照治疗至少3个月,仍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才能符合健保规範;2020年5月更将适应症扩大至60公斤以上的12岁-17岁中重度异位性皮肤炎青少年病人。
异位性皮肤炎会反覆发作,需特别注重保湿,病友们只要积极遵照医嘱,就可降低症状的严重度,提升生活品质。
(作者为国泰综合医院暨内湖国泰诊所皮肤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