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劳动不等于运动! 医:运动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医师指出,「劳动不等于运动」,即便工作中有劳动了,也应该找时间去运动;图为情境照。

运动有益身心健康,而有些体力工作者认为,自己工作时就已经很多身体活动了,不必特意运动。心脏科医师指出,「劳动不等于运动」,工作时的搬运、走动、机械操作并不会像运动一样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死亡率,因此即便工作中有劳动了,也应该找时间去运动,才能顾健康。

宇平诊所心脏内科医师刘中平在脸书专页「刘中平医师的心脏科笔记」发文表示,他在门诊提醒患者要运动时,常被患者以「工作中就很多劳动了」拒绝,但其实劳动者的身体并不会比较健康。

他引述欧洲心脏学杂誌最新报导说明,丹麦学者分析了10万名成人的运动模式,每週激烈运动4小时以上的人相较于不运动的人可以减少4成的死亡率和1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然而从事粗重工作者,相较于静态工作为主的人,反而多了3成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且随着工作的体力劳动越多,心脏病危险越高。研究中已经排除了患者的教育程度、薪资、抽菸、饮酒,以及种种与工作身分可能的影响。

刘中平指出,对身体有益的运动是「动态的肢体活动」,能增加心跳和呼吸次数,并且运动后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这样有助于身体循环、心肺功能。

一般的劳动工作,通常是比较静态的承重或是举起东西的活动,刘中平表示,这样对心肺的训练不够,且常常以固定的姿势或是奇怪的动作持续很长时间,劳动之后的休息又不足,反而对心脏有害。

刘中平说明,今年出版的台湾高血压治疗指引中有特别提到这个观念。国外的公卫资料也显示,现代社会中粗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比较差,研究报告也提到劳动中的肢体活动对身体是可能有害的。

刘中平建议,大家不要再拿工作很累来当作不运动的藉口,他鼓励大家要把握放假的时候多做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增进循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