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夏日泡菜好开胃 食药署:食用前注意气味及外观

食药署提醒,食用腌渍食物容易摄取过多的盐或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要多注意。

炎炎夏日,酸辣的泡菜好开胃,食药署在脸书粉专「食用玩家-食药署」分享腌渍的种类,并提醒要注意製作过程的清洁与盐渍时长,食用时要注意气味及外观,有无怪味或颜色异常,以避免食物中毒。

食药署表示,泡菜指的是经过盐、糖、醋等调味,与乳酸菌等发酵过的蔬菜,可以长时间存放,因为经过调味与发酵,所以有着特殊的风味,任何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如高丽菜、小黄瓜、洋葱、大白菜、白萝蔔、冬瓜等,都可以被製成泡菜。

食药署解释,「腌渍」是在没有冰箱可以保存食物的年代,为了使食物不要腐败而发展出来的料理方式,可以分为「酸腌渍法」、「糖腌渍法」与「盐腌渍法」3种,而泡菜因为使用乳酸菌来发酵,因此属于酸腌渍法。

小心亚硝酸盐与食物中毒

食药署提醒,若製作的蔬菜不新鲜,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在胃部酸性的环境中,有产生致癌物亚硝胺类的风险。但亚硝酸盐的含量与盐的浓度、温度、腌渍时间等因素相关,例如酸腌渍法所使用的乳酸菌、醋酸;糖腌渍法使用的糖,就不会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因此泡菜、酸菜或蜜饯的亚硝酸盐含量,相较于盐腌渍法来得低;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达到高峰后,再逐渐降低,因此只要掌握好食用时间就不需过度担心。

而调配比例失当、过程消毒不确实、容器清洁不彻底、保存环境不佳、腌渍时间过长等,也都可能造成变质,引发食物中毒。

注意摄取量

在腌渍时,盐、糖、醋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抑菌的效果,因此吃腌渍食物容易摄取过多的盐或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要多注意。

食药署建议,食用前可以先用水浸泡,去除多余的盐分或糖分,再用流动水沖洗;烹煮时,可以不用盖锅盖,使残留的二氧化硫、苯甲酸等物质挥发。另外,若发现腌渍物有刺鼻味或臭味,且外观出现暗褐色或诡异的红色,就要避免食用。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