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的今天,是无数个昨天建造的。
一中的精神气,蕴涵在老一辈人的教育生命里。
有些东西其实是很难复制的,比如他们对学校的感情。他们工作在一中,生活也还是在一中。生老病死,结婚生子,都在这五十亩的地盘上。一中对他们来说,不止是单位,更是家。
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学习的。比如他们安安静静地教书,将讲台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教育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内心安稳。所以,他们也是幸福的。教书本身就能带给他们快乐和满足。
下面所记的旧事,都是我听闻或是从一些文章里摘录的,未必准确。如有不妥,请及时告知。也希望能有更多人都来谈谈一中故事,因为,那里面有历史的痕迹,也有教育的魂气。
1992年,学校在岳西石关开会,决定招收计划外学生。学校的资金状况、教师福利、学校设施,都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次会议,被称为安庆一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妥,省电视台也来学校采访。毕竟是省台的,大家都比较慌张。黄时本书记说,不用怕,我来接待。他把省台记者带到教师办公室去,对记者说:“你看看我们的老师多辛苦,条件有多艰苦。”
后来,省台就没有报道了。
1990年代中期,学校高考成绩在省内五连冠,学生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学校声誉之隆一时无二。在一片热闹当中,黄时本书记写了一篇思想报告《反思一中现象》。我见过手稿,字很大,修改很多。如果留下来,是很有意义的资料。
檀子正老师是大家都很敬仰的老先生,书法和古文的造诣都很深。学校每有老人去世,都是请他来写挽联。我当时还抄下来不少,可惜现在没找着。有一次,檀老来写挽联,写好后坐在椅子上歇息。淡淡地说:现在是我给他们写,哪天我走了,不知道是谁给我写,可能只有程老师了。后来,檀老去世,学校就请了程老师写挽联。
黄子良校长原是一中数学老师,后来调到教育局当领导,然后又回到一中做校长。有一次,他对一位数学老师说:“你的课上得真好呀!我刚才站在你教室后门偷听,听到一个地方,我觉得你应该这样讲,然后,你果然这样讲。上得真好呀!”说完,他和那位老师都哈哈大笑起来,颇有江湖高手惺惺相惜之感。
黄校长再回一中之后,就花了不少精力去思考,一中为何是一中?后来,他总结出一中的精神:永远站在爱国的前列、时代的前列、办学水平的前列,时时、处处、事事永争第一。他还对教师说,整个安庆教育都盯着一中,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学生的揩模,做全市教师的楷模,做全体市民的楷模。”
文革时期,学校来了位军人蔡善魁当校长。蔡校长虽然是军人,但特别爱护知识分子。当时,朱老师因为成分不好,贬到农场劳动。没有雨靴,深受蚂蟥之苦,又无处申诉。蔡校长知道后便安排人去买,结果,整个安庆城都买不到。后来还是托人从上海买来的。朱老师真是感激万分。这事现在看着没什么,当时,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大概2004年,蔡校长回学校,朱老师写了一首《有感呈蔡老》:喜见先生访旧来,襟怀坦荡笑颜开。“当年衣帽”终生暖,为党犹怜弃置材。
学校选宣传队员,有位领导孩子想进来,但条件不够。老师向蔡校长请示,蔡校长说,你别管别人是多大官,在学校里都是学生家长。条件不够就不行。
王康老校长记学生是一绝。1954年入学的学生金某回忆:他有次上厕所时恰逢停电,听到有人上楼的声音,于是咳嗽一声。不想上楼来的人马上应声:“里面是金某吧。”说话的就是康老。金某当时进校不到半年,各方面并不起眼,也无特殊的形象标志,康老却可以听一咳而知其人,可见康老对学生的关注,让人不由得产生敬意。
余冠群先生是浙大毕业,他总结出了24个字的备课经,即“生课熟备,熟课生备;全册粗备,逐节精备;课前默备,课后复备。”青年人刚开始教书,教材生疏,一定要下苦功夫,花大气力精心备课,吃深、吃透教材,将它弄得滚瓜烂熟,得心应手方才作罢,这叫“生课熟备”。教了几个回合,自我感觉良好,他说此时最危险,最易走下坡路,必须熟课当作生课备,依然要精心准备,切不可大意失荆州,因为年年花相似,岁岁生不同,教学对象及教材常有变动,老教师备课也必须与时俱进,常备常新,这叫“熟课生备”。寒暑假是好时机,抓紧通读全册教材,掌握全局,了然如胸,然后逐节向前推进,稳扎稳打,一步一脚印,这叫“全册粗备,逐节精备”。平日里利用下课间隙,回忆一下上课提纲,课后及时反思总结,这叫做“课前默备,课后复备”。
阎焱(就是那位很牛的投资人)在高中是体育积极分子,校排球队的一员。而排球队教练是马怀生老师。1976年,马老师曾经带学校男子排球队夺得全省中学生男子排球第一名。马老真是把一中当做家,退休了也为一中服务。学校成立教工活动室,他主动负责活动室的管理工作。2003年,张伟和张毅取得省高考理科状元、榜眼,已经84岁的马老非常高兴,连熬两夜,用竹条和金纸做成一条栩栩如生的飞龙放置在校门口,以表庆贺。
我们到上海采访叶尚志老人,他回忆当年在一中读书,说:“当时流传一句话:要用功,到安中。有的吃,到六邑。”这话要用安庆话读才有意思。
1949年4月23日,安庆解放。当天上午,程勉校长把全体师生集中到小礼堂,请一位军人上台作简短讲话,希望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学习。学校没有停一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