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分类:汇生活
阅读(356) 评论(0)
历经数年艰辛,总算摇到了个号,本想趁着今年双十一的机会去提辆新车解决家庭出行的问题,结果在用时半个多月将网上主流车评人对中意车型的评价和车评看完之后,我感到自己已然要自闭了…再结合到各个实体店的询价以及看车,我真心觉得,兔家的汽车行业,特别是车评这个行业,确实到了不整不行的地步了…无它,就是因为资本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小老百姓想要客观公正的了解一款车的情况真的太难太难…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车的讲解,看起来个个头头是道,什么零百加速,什么麋鹿测试,什么车辆结构,好像是都非常的在理且专业,但问题是…我想了又想,除了那些要下赛道的跑车和专业车手的赛车,谁一天到晚闲得慌在市区里测什么零百加速呢?即便是借以形容车的动力强劲吧,可一味的去误导消费者真的合适?还有麋鹿测试,我多少也懂一点,不就是来测车辆的稳定性么?但是要知道,麋鹿测试只是在测车辆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如果单凭这一点来评判一辆车的好坏,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而问题就在这里…作为普通人,买个车说白了就是个代步工具,主要需求还是看车辆的质量够不够稳定,会不会经常出小毛病,在此基础上正常使用的油耗如何,一些必要的驾驶辅助系统好不好用,整那么多有的没的有啥用?
这还不是可气的,可气的是一些车评真的是睁眼说瞎话,动力不行就说安全性好,安全性不够就说内饰很赞,内饰拉胯就夸车机系统完美,车机系统难用就赞各种配置良心…反正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只有人家夸不到的,没有人家想不到的…看了那么多车评,我算是明白了,这些搞车评的,不敢说人人都恰饭,但一百个里九十五个都是靠恰各个车企的饭为生的。当然,生意嘛,不寒颤,毕竟大家都要吃饭,可是恰饭归恰饭,咱吃相能不能别这么难看?正如去年某热门车系换代的时候,刚一出来那些车评人一个跟一个喷太丑,结果在人家上市之前全部转瞬变脸,一个比一个夸的厉害…没错,说的就是某奔的S级,这已经不叫明显的恰饭了,而是自己打自己脸了…当时我还没觉得这个事儿多那啥,但是这半个多月翻各个车评的历史消息,发现真是让我无语啊…
大家支持你们,捧起来你们,你们不说完全跟大家一条心吧,但在恰饭的同时能不能干点正事儿呢?干点利好于广大消费者的事儿?但真的很遗憾,除了少数个别的良心车评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为了流量各种博眼球的家伙。什么美女评车,什么专评好车,我是看车呢还是看人呢?要是看人的话能跟我回家不?那些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车,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消费起的么?真正消费的起这么贵的车的人会在网上看车评?为此我还专门咨询了下壕兔大佬,结果大佬怎么说来着?我闲的慌看那玩意儿浪费时间?有需要买就是了,哪有空听它们叨叨…唉,说白了,人家就是演给普通人看的戏嘛,彰显自己的神通广大能够拍到各种好车,而归根结底为的还是流量。至于说有多少人买的起…呵呵呵,看看市场公布的销量就知道了,永远都是少数人,而那些少数人是从来没时间看所谓的车评的。
而且有的车评实在是太坏了,真是把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做到了极致,明明我去店里试驾的某款车空间又小跑的又颠,可在某些车评人的嘴里,这就是符合都市女性需求, 享受路感传导带来的驾驶体验…我有一万句脏话想要讲,真是会忽悠啊…还有什么带粉丝去提车有各种优惠的,谁真信了谁是憨憨,同一个人不同的打扮在短时间内跟着车评人去提从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的十几辆车,就是家里有矿也不是这么造的吧?摆明了就是故意拍的段子啊。至于说帮助大家维权的事…嗯,这点就很一致了,在那些有名的车评人嘴里,似乎这个世上压根儿就没有维权这件事儿存在,而偶尔有那么几个关于维权的消息,不是迫于形势的压力,就是刻意去做的一场秀,事实上你要真去联系人家,人家是根本就没有时间搭理你的…毕竟人家动辄几百上千万的粉丝,收割家人们的韭菜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空去搭理你呢?说白了,大多数搞车评的,就是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所豢养的犬类动物而已,是不可能反噬主人的。
大家还别不信,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还专门去查了下当前那些很有名的车评人平时到底都是干啥的,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有的不是在汽车厂商担任职务,就是在经销商中挂职工作,还有几个干脆就是某些车企的股东成员,于是也就难怪人家一天到晚的报喜不报忧了…所以这些搞车评的就和兔家的那些汽车网站是一样的套路,明面上摆出公平公正一脸客观的样子,或者刻意营造出自己不差钱所以很客观的态度,可事实上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些都不过是它们所打造的人设而已,说人话就是演员的设定,跟现实毫无关系。如果你把它们的车评当成电视剧看,那么一切都顺畅了,因为大多数搞车评的其实就是个演员,甚至它们的每句台词都是精心编织的话术,至于各种各样的剧情那就太多了,大家在网上随便看都是,我就不再多提了,反正想要买一辆称心如意的车,看网上的那些车评都是白瞎,有的连参考意义都没有,顶多是看个热闹,看个乐呵而已。
至于像什么看车评人的直播会送买车的福利啥的,那更是屡试不爽的套路了,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真心想要买到一辆合用的车,还得是自己多转多看多对比,不说货比三家吧,但一定要到各个店里去实车上体验下,最好试驾几圈,一些常用的功能都试试看顺手不顺手。至于价钱的问题,实话说,这就是看各人的能力了,网上那些什么对付销售的话术套路就别学了,你在网上学了,人家销售是没手机还是没网是咋的?再说了,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指望自己在网上学的那点微末道行跟人家专业的斗,这不是白日做梦么?所以正确的做法还是要在表达诚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同时尽可能的争取到优惠,至于说别的事儿,就少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