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翁严重骨质疏鬆,短短7个月,腰椎第1、2、3节连续骨折,接受腰椎椎体成形术,将「低温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内。(图中正脊椎骨科医院提供)
〔记者方志贤/高雄报导〕骨质疏鬆小心骨折!84岁吕姓老翁严重骨质疏鬆,去年12月、今年3月腰椎第1、2节骨折,日前又因下背疼痛、双大腿痠痛就医,发现腰椎第3节也骨折,7个月连3次骨折,接受腰椎椎体成形术,将「低温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内,恢复承重能力和强度,医师表示,骨鬆若未好好治疗,20%会再次骨折,呼吁及早预防骨折、积极治疗骨鬆。
中正脊椎骨科医院脊椎院长高振兴医师表示,骨鬆好发在50岁以后的女性,据统计,65岁以上的妇女50%以上在X光可看出骨鬆变化,75岁后上升到90%。「脊椎压迫性骨折」在65岁以上,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发生,85岁以后,会上升到每2个人有1位。
高振兴表示,骨鬆患者再次骨折的机率很高,临床上曾有78岁妇人因骨鬆,2015年至2020年胸椎第9节至腰椎第5节陆续骨折4次,吕姓老翁则是7个月连3次骨折,前2次于外院接受椎体成形术,使用自费的骨水泥,这次因健保署于7月1日将用具高显影效果的医材「低温骨水泥(脊椎骨水泥)」纳入健保给付,老翁正好适用,术后症状改善,恢复正常。
高振兴医师表示,骨质疏鬆若未好好治疗,20%会再次骨折,呼吁及早预防骨折、积极治疗骨鬆。(图中正脊椎骨科医院提供)
高振兴说,椎体成形手术是治疗高龄骨鬆病患「脊椎压迫性骨折」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患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将治疗针扎入椎体,再将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内,以恢复承重能力及强度,病人不需长期卧床,也可减少併发症,提昇生活品质。
高振兴说,台湾一年有6万人因骨鬆造成「脊椎压迫性骨折」,骨鬆症初期无明显症状,很多人轻忽,建议50岁以上的民众,不分男女,均接受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骨鬆包括补充维他命D、钙质及使用性荷尔蒙或抑钙素。同时病患应注意营养,可多吃小鱼乾、吻仔鱼和坚果类,多外出健走、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