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腿部黏液性水肿。(照片提供/吴明骏)
文/吴明骏
一位72岁的老太太,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C肝带原和肝硬化,长期追蹤治疗。几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体重增加,以及倦怠无力的情形,水肿处的皮肤摸起来很乾燥,在排除心、肾、肝功能恶化、药物副作用和静脉血栓后,发现她的促甲状腺素(TSH)过高,甲状腺素则低于正常值範围。
经诊断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合併黏液性水肿,在补充甲状腺素数週后,患者下肢水肿的状况终于获得改善。
甲状腺功能低下如何造成黏液性水肿,成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非常清楚,黏多醣和蛋白质堆积在皮下组织,是最可能的致病机转;病人的下肢可见压陷型水肿,皮肤乾燥冰冷,毛髮可能变得很稀疏,且肌腱反射消失,还会有健忘、怕冷、体温低、便秘或忧郁倾向,如果不给予治疗,严重者可能引起黏液性水肿昏迷,或产生心衰竭。
诊断方式包括抽血和甲状腺超音波,除了监测甲状腺功能,还可以检验有无贫血或自体免疫疾病,并排除甲状腺结节,甚至是癌症的可能;患者需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定期追蹤心脏功能,避免一些可能诱发黏液性水肿的因子,比如感染、外伤、寒冷的天气、心理压力、或自行停止使用甲状腺素。
黏液性水肿昏迷 致死率高
黏液性水肿代表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必须积极介入治疗,因为一旦变成黏液性水肿昏迷,死亡率就很高且预后不好。
提醒民众,常见下肢水肿的原因,除了心肝肾的问题,也要将甲状腺功能低下,列入鉴别诊断,以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机。
(作者为东势农民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