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提醒,四神汤能健脾开胃祛湿,不过正处于急性感染期或急性肠胃炎而引起的泄痢不建议服用。(资料照,记者唐在馨摄)
台湾不论冬夏,湿度都偏高,容易产生疲倦、昏沉嗜睡、大便黏腻,甚至依个别体质不同衍生出鼻炎、皮肤炎、肠胃不适等症状,加上现代人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无法有效运作,造成体内湿浊。中医建议,可以喝四神汤,因为它能健脾开胃祛湿,不过孕妇、正处于急性感染期或急性肠胃炎而引起的泄痢不建议服用。
四神汤的药性与功用
昌盛堂中医诊所中医师黄玉芬在脸书粉专「昌盛堂中医诊所」发文指出,四神汤能健脾开胃祛湿,因为它性平和,适合脾虚湿盛者服用。使用芡实、莲子、淮山、茯苓等4味药炖煮猪肚是四神汤原始组成,中医处方用药讲究君臣佐使,此4味依各别药性、归经按固定比例配伍,缺一不可。假若异动其中一味药或剂量,便可能更改原方用意。
●芡实:味甘,性平。能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莲子:味甘微涩,性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安神,补益肺肾。
●淮山: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能益气养阴,固精止带,孕妇也适合食用。鲜淮山补阴生津,乾淮山则健脾益气止泻,常用于煲汤材料。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用于泌尿消化道与水肿问题,及因脾虚造成身体不适的症状。
改变药方 饮用更要注意
黄玉芬强调,市售的四神汤为了增添风味或产品特殊性,未必使用古籍四神汤食材,导致整体药性改变。比如使用当归替代山药的配方,不仅让全方失去益气养阴的补益效果,还可能根据当归使用部位而有不同药性—归身、全归偏补血;归尾则偏破血,假如用量过多更可能提高月经血量过多或流产风险。
另外,黄玉芬也说,常看见使用薏苡仁取代茯苓的配方,虽然两味药同具有利水渗湿的效果,但薏苡仁性微寒,不利于素体虚寒导致频尿或尿量过多的人服用。若以薏苡仁替代芡实,全方泻利性便大于补性,体质虚弱者不宜,可能导致元气衰弱。
除此之外,以猪肠取代猪肚的作法,因猪肠性偏寒,能润肠治燥,对于脾虚导致大便稀溏不宜,反之,猪肚则能治虚劳羸弱,对于脾虚湿盛者较适合食用。需注意三高体质者,猪肚、猪肠等内脏应适量食用,假若平时容易肠胃肠气,山药、芡实等澱粉含量较高也不宜过度添加。
哪些人不适合食用四神汤?
黄玉芬表示,古方的四神汤是平补的药膳,适合脾虚湿盛者,但不论虚寒或燥热体质都可以适量服用。孕妇须注意市售四神汤是否有另添加酒类,可能会有未完全挥发的风险。若正处于急性感染期或急性肠胃炎而引起的泄痢不建议服用。
四神汤的简易做法
●材料:取茯苓、芡实、山药、莲子等分。米酒、盐。
●作法:将莲子、芡实浸泡约15至30分钟软化,将上述4味药、猪肚加入适量米酒炖煮1小时,可以使用电锅或小火熬汤,最后再加入少许盐调味。偏热性体质者可酌加薏苡仁等分,清热袪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