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插尿管 好痛苦 试试间歇性导尿

▲膀胱无力症较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巴金森氏患者和脊髓损伤患者身上;图为情境照。(照片来源:shutterstock)

文/邹颉龙

「医师,我的母亲因为尿不出来,插尿管已经好几个月了,还反覆尿路感染,真的很痛苦,有没有办法拔掉尿管?」患者挂着尿袋,坐在轮椅上,是一位头髮花白70多岁妇女,神情憔悴。说话是她的女儿。

我问她:「之前有尝试拔掉尿管吗?」女儿回答说:「有的,不过拔掉之后只尿出一些些,下腹又胀起来,医生只好把尿管插回去了。」

女儿还问:「我上网查,以为是摄护腺肥大,不过,女性不是没有摄护腺吗?」

人体每天经由膀胱排出1000c.c.以上尿液。若无法解尿会相当痛苦,余尿过多容易泌尿道感染,严重时会影响肾脏功能。女性没有摄护腺,因此解尿困难常见的原因是「膀胱无力症」(underactive bladder)。

膀胱无力症病友 可摆脱尿管

人都会老,膀胱也是如此。膀胱在解尿时产生稳定收缩力量将尿液排出,当收缩力量减弱,称为膀胱无力症。

◎膀胱无力症的常见症状如下:

●解尿困难

●排尿速度变慢

●排尿断断续续

●需要腹部用力解尿

以上症状与膀胱出口阻塞非常类似,因此需尿路动力学做鉴别诊断。

◎哪些人容易发生膀胱无力症呢?

●糖尿病患者

●老年人

●巴金森氏患者

●脊髓损伤患者

很可惜,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治疗膀胱无力症有效的方法,口服药物的效果很有限;行为治疗方面可以尝试用「腹压解尿」;「间歇性导尿」是目前标準作法,由病人或照顾者用导尿管将尿液引流,不过每天需4至6次,需考虑病人意愿与照顾者的人力。

此外,以「肉毒桿菌素注射外刮约肌」能减少膀胱出口阻力,配合腹压解尿,有机会减少余尿,降低导尿次数。

我安排那位患者及家属学习「间歇性导尿」,再施行「肉毒桿菌素注射外刮约肌」,手术后,患者能用腹压解尿,不过仍有部分余尿,我请患者白天及睡前各导尿一次,总算摆脱长期纠缠的尿管与尿袋,生活正常多了。

(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妇女泌尿科主任、台北内湖分院泌尿科医师)

▲肉毒桿菌素注射外括约肌。(照片提供/邹颉龙)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