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想当包粽达人? 专家教6大食材「这样选」

专家提醒,包粽的原料应该要完整包装且标示清楚详尽,若是选购散装的南北货,则必须就外观、气味来进一步检查品质。

每逢端午节,除了戴香包、喝雄黄酒、立蛋等习俗以外,餐桌上免不了就是粽子,而这份美味又特别的佳节美食,到底内馅要如何挑选呢?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助理教授陈建利分享各种包粽的6大食材挑选小技巧,并提醒包粽的原料应该要完整包装且标示清楚详尽,若是选购散装的南北货,则必须就外观、气味来进一步检查品质。

糯米

米粒完整、表面有光滑感为佳,採收1年后的老米因水分低、黏性高,更适合包粽,但要注意所谓的老米是储放于米穀仓库1年后才碾穀的老米。

虾米

虾米挑选3步骤为眼睛看颜色、鼻子闻香气,手触摸虾米,外观应完整偏红色,内部粉红偏白。若颜色太鲜豔或有刺鼻味,可能有泡化学药品之疑虑,建议不要购买。此外,烹调前也务必仔细清除杂质再使用。

菜脯

挑选菜脯要避免颜色过白者,正常外观为浅茶色或咖啡色,闻起来带有萝蔔香气而无异味。若有异味、刺鼻味者不宜购买。由于菜脯盐份普遍含量高,建议先以流动清水清洗后再以温开水浸泡,以避免摄入过多的钠。购买菜脯时选择包装、标示完整的产品;若挑选散装菜脯,最好有品名及原产地,才较具保障。

花生

选用国产新鲜花生、真空包装与标示完整者为佳,新鲜花生仁的颗粒饱满、形状完整,颜色偏白色或淡土色,闻起来没有霉味或油耗味,另外也要注意有无发霉现象。

蛋黄

建议买新鲜完整、无破损的鸭蛋,鸭蛋壳应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採买后可自行製作成包粽用蛋黄。若买市售已处理好的单纯鸭蛋黄,则应挑选外观完整无破损、色泽由外到内呈黄至红色,浅至深,越往里面蛋心越红,且贩售处应有冷藏保鲜措施。买回后要立刻将蛋黄密封冷藏。

香菇

优先挑选有产销履历的香菇,外观上宜厚实完整、菇伞边缘内卷、摸起来有硬脆感而不是吸湿回软的手感。若有霉味或发霉斑点皆应避免购买。

陈建利提醒,乾货要先仔细清洗、去除杂质,泡发时务必使用煮沸过的冷开水,以避免微生物污染,浸泡乾货的水建议直接倒掉不再作为提味使用。粽叶则先以流水清洗后,再放入锅内煮滚,并盖上锅盖浸泡至软后再使用。处理时若发现怪味,可能是叶子被以化学药品处理,建议不再使用。

食药署叮咛,粽子包好后要儘速蒸煮,蒸煮后立即冷却并放入冷藏或冷冻保存,才可避免微生物孳生,确保食安。

南部粽、北部粽 从里到外都不同

南部粽与北部粽的风味不同,製程、粽叶也不一样。陈建利指出,北部粽的作法是先将米与配料先分别炒过,再包入桂竹箨(桂竹笋壳)中蒸熟,特色是米饭粒粒分明,香气浓郁;南部粽作法则是生米与配料直接用竹叶包裹,再放入水中煮熟,米饭口感较软黏,气味清香。

充分加热 确保粽子中心熟透

陈建利提醒,粽子应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70℃,并趁新鲜食用,避免置于室温储存。若需储存超过1天以上,则以冷冻保存。如要确保粽子保有原来风味,则应儘速食用完毕,不要放置冷冻库太久。食药署也呼吁,食用前,应先将贮存在冷冻库的粽子移到冷藏柜解冻,之后再用电锅或微波炉充分加热,尤其应避免吃下中心未煮熟的粽子,才能安心吃粽庆端午。

转载自卫福部食药署药物食品安全週报第872期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