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老祖宗情节

看某著名武侠小说家的小说,里面经常提到某个主角机缘巧合,发现一本上古秘籍,因主角天赋异禀,几天就修得神功,威震天下。

比如,一本所谓前朝太监写的《辟邪剑谱》,让多少人不惜咔嚓剁掉自己的小丁丁?

大字不识一个的小乞丐石破天,天赋极高,记性极好,在误打误撞情况下,参透「侠客岛」上惊天动地的武功秘诀《太玄经》图谱,习得旷世神功。

再比如杨过和令狐冲,得到了独孤求败的真传。张无忌学习了乾坤大挪移,郭靖学习九阴真经。虚竹更是简单,直接让人进行了格式化,把几百T的武功直接下载到身体里……

即使是兵刃,也是老祖宗的好,比如玄铁剑、金蛇剑、血刀等。

坏人往往用得都是自己找人打造的武器,比如使用轮子当武器的西域高手金轮法王,读者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看看金轮法王前前后后丢了几个宝贝轮子。

看看,坏人就是自带幽默气质悲剧人格吧?

在武侠小说里就暗示了一个观点:武功都是过去的好,现在的人都不如古代的大侠厉害。

所以,我总觉得中国某些人是被武侠小说误导了,才觉得啥东西都是老祖宗的好。比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多少人迷信的不得了:啊啊,老祖宗写的啊,厉害啦大大的!自以为研究了这些书籍,就好比待在侠客岛上的石破天,瞬间领悟宇宙绝学。

这又不是古玩,宋朝的瓷盘比乾隆时代的大花碗值钱,商朝的司母戊比现在用最高科技铸造的某村的金牛值钱。科学这玩意,怎么能看年份呢?当茅台呢?

先说说《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李时珍写的。大家知道李时珍是怎么写的这本书吗?李时珍跑到深山老林里,找到一颗植物用嘴一咬舌头一舔:哇塞,苦的,那就入心经吧。喔,辣的,入肺经吧。嗯,酸的,入肝经。吆西,甜的,入脾经。咸的呢?入肾经呗……为啥入某经,谁知道呢?

当然本草纲目这本书厚厚好几本,大多数动植物并不是李时珍亲自尝过的,往往都是从别人口里听到的,或者从以前的书里看到。他做了一下汇总而已。

然而,就是这么不严谨的一本书,就成了中医里面的圭臬,我真的想建议迷信中医的人好好的去看一看这本书的原版。了解一下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阴阳五行君臣佐使这些所谓理论,用来当成医学的指导思想岂不是太搞笑了吗?记得在大学学习中医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为啥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老师也说不上来,只是强调,这是古人说的。

这就奇怪了,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定律,人家可不是因为上帝用苹果把他砸明白的,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用数学的逻辑方法推理出来的。

2000多年前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只是洗澡的时候得到的启示,最后还是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计算的。

怎么到了事关人命的中医,往往搞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还有人相信中医,是因为觉得这是很多人推荐的,这么多年来流传下来了都是经验之谈。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有可能是幸存者偏差呢?

比如说某某大师非常厉害,预测很准,你有没有统计过,他预测不准的次数呢?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和我妹妹开了个玩笑,我说我会拆字。妹妹就写了一个框字让我拆,分析同学父亲的身体健康。我说肝属木,你同学的爸爸得了肝脏方面的病。框,乃困形,说明他已经病入膏肓。但是框并没有完全封死,说明他活不了几天了。一个月之后妹妹告诉我他同学的爸爸死于肝癌,问我是怎么推测出来的?

我回答:我是胡扯的。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荒谬。

你能想象出来吗?莲花清瘟这个所谓的神药,居然只用了15天就研发出来了。

神奇不神奇震惊不震惊?

把几种所谓的中药材,按照阴阳五行的配比写进去,就成了神药。额滴神啊!

网友评论:退烧药都限制购买,理由是担心阳了不报自己在家自愈。那为什么不限制购买连花清瘟呢,反而还要浪费宝贵的运力去发放…?

不明白啊!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