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之幻觉
都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我看是有点道理的。一件事哪怕是再不合理,在眼前多过了几遍,脑子也就自动帮你找到了解释来美化地合理化这劳什子了,更何况此时如若有人在耳朵边上用急切的语气说“这东西好,快抢,再不抢就没了!”时,脑子也就无暇他顾,只能给你...
都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我看是有点道理的。一件事哪怕是再不合理,在眼前多过了几遍,脑子也就自动帮你找到了解释来美化地合理化这劳什子了,更何况此时如若有人在耳朵边上用急切的语气说“这东西好,快抢,再不抢就没了!”时,脑子也就无暇他顾,只能给你...
一个人若是被觉得奇怪,那但凡做什么都是奇怪的:你做了奇怪的事奇怪,你做了不奇怪的事便更是奇怪了,他们叫那是“疯了”。一个人若是被觉得称颂,那但凡做什么都是可称颂的:你做了称颂的事被称颂,你做了不被称颂的事便更是称颂了,他们叫那是“逸闻”。可...
人体最终提供基本营养物质的是靠谁? 不是主动脉,而是千千万万看不见摸不着的毛细血管构建而成的微循环系统。 主动脉很重要,一旦主动脉断了,毛细血管供血不足,人体器官就死翘翘。 比如战场上手臂断了,需要马上止血,但是,过一会儿要松一下,防止断肢...
我大概总是与出埃及记有些渊源,总是能看到关于它的碎片,从我一直好奇的吗哪的味道,到像《摩西五经》一般坚定的默奇森勋爵,仿佛我的生活一直在告诉我,你需要见见这个叫摩西的人。于是我便看了莫言的《等待摩西》。 开玩笑的,此摩西当然非彼摩西,只是一...
我小的时候的梦想大概是成为一个科学家的,至少到现在我也想不到更高级的对人类更有贡献的职业。而且我也差点就当了个预备科学家,但是我发现这真的不是人人都做得的。我总是对科学家有格外的敬意,因为我知道普通人做科研要承受多少的挫败感与无助感。今天偶...
自我开始写读后感以来,仿佛总是对人性的冷漠、残忍、自大、愚蠢更有感触,今天便来写写人的伟大吧。 我一直觉得女性是无比伟大的,只从繁衍来看就足够了,在我看来,什么时候男人也能生孩子了才能说真正的男女平等,否则女性天然便是要比男性的地位高出许多...
我总是说人上了年纪离不开的东西便越来越多了,出门总是要带一堆东西在身上,小到纸巾耳机大到水壶雨伞,仿佛每天都要面临突发的窘境。而这其中,所有人都会把手机作为必选项,准确来说是智能手机,仿佛一个人离开了网络便成了人群中的灵异孤岛与世隔绝了。 ...
这次疫情让上海很多问题爆发出来,某些人在看笑话,其实,这有啥可笑话的?上海算是中国最开放的最发达的城市了,尚且如此,要是发生在别的城市呢?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人,上海是人脸的话,我们的四肢有必要笑话脸吗? 我走南闯北,跑遍了除台湾之外的所有...
一直以来,好像有一种说法很是流行:每个人都是一个半圆,爱就是寻找另一个半圆与你严丝合缝,于是你们便完整了。初读时真心感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流淌,这句话总是在嘴里有些硌牙:难道我不找另一半的话我便不完整了吗?我的那些学习、努力、思考与痛苦都是为...
人们总是避免谈及死亡,每当犯了这个忌讳,总是要被说一句“童言无忌”的。但是没有人能避免死亡,哪怕是吸血鬼德古拉,也有若干种能杀死他的方法。如果悲观些地说,我们从出生起,就在为终将到来的死亡而哭泣。 说来惭愧,活到了这把年纪我却...
“隐私”真是一个时髦的词,当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卧室时,我第一次发现这个词的万用之处:但凡我做了不想被父母发现的事但反而被发现时,这个词可以让我率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审判他们,并将我的卧室划定为神殿不可侵犯。但是世界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你的想当...
从小我们就一直在看书,不管是课本还是作业。但我们好像一直都是在扮演着吸收者的角色,我们读这些书的目的好像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非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的家里是有许多的书的,整整三个大书架排的满满当当。很小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玩乐的我,从来没有...
谁生活在爱里,谁就生活在上帝之中,上帝就在他心里,因为上帝就是爱。 ——列夫·托尔斯泰 每一本成功学书籍的热卖仿佛都在一声声催促着我们追赶什么,每一帧直播带货的画面仿佛都在一下下敲击着大脑购买什么,然而当我们真正在路上或者点击...
最近“塌房”这件事好像成为了一场流行病,如果走在人群里没有过什么塌房经验好像都没办法融入小团体了似的。我万万没有想到十多年没有追星过的我还能经历一场塌房。 那真是个让人怀念的青少年时光,攒钱买的杂志都会仔细保存生怕有丝毫缺损,买磁带买CD买...
苹果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魔力,一些决定时代重大进程的时刻总是能发现苹果的身影:伊甸园的苹果、牛顿的苹果、乔布斯的苹果、平安夜的苹果……其中最有趣的,应该是伊甸园的苹果罢。很多事情,一旦被禁止了,就突然变得有趣起来了。 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