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规律运动就不用减肥? 医:有运动者仍要注意体脂

医师提醒,人人皆该运动并维持健康体重,不能因为有运动就不在乎体脂;图为情境照,图中人物与本文无关。

一个人可以「胖又健康」吗?一个肥胖者有充足运动的话,能透过运动的好处,抵销肥胖带来的坏处吗?根据研究发现,恐怕没办法「胖又健康」,肥胖者即便运动充足,其罹患慢性风险仍远高于体重较轻且完全不运动的人。医师也提醒,即使有运动仍要在意体脂。

恆新复健科诊所医师王思恒在脸书专页「一分钟健身教室」发文分享一篇西班牙研究,研究分析了18-64岁约52万名西班牙工人投保的数据,并将他们依照运动习惯分为3组分别为,充足运动:每週累积150分钟中强度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活动;运动不足:有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但时间不足;完全不动:没有做任何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研究依身体质量指数(BMI)将参与者也划分为3组,体重的标準为:BMI20-24.9是正常组;BMI25-29.9是过重组;BMI大于30是肥胖组。

结果发现,即便运动能降低罹患慢性病风险,但肥胖提高的慢性病风险更大。随着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皆明显上升,而运动习惯虽能降低疾病风险,但仅限于在同一体重区间内。

研究显示,与体重正常但不运动者相比,肥胖但有充足运动者罹患高血脂的风险高2倍;罹患糖尿病风险高4倍;罹患高血压风险高5倍。研究已发布于《欧洲预防心脏科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根据研究结果,王思恒认为,为了健康,人人皆该运动并维持健康体重,不该因为瘦就不运动,也不能因为有运动就不在意体脂。

他也提醒,BMI是依照体重计算,并无考虑到体组成,包含:肌肉、脂肪的比例,因此有重量训练的人测BMI会失準。但在52万人的样本中,大部分的参加者都不是狂热的重量训练爱好者,此研究的BMI值仍有参考价值。

王思恒指出,因为种族差异,台湾人的BMI值标準略有不同,据国健署的建议标準:正常BMI应为18.5-24;过重为24-27;肥胖为27以上。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