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自信的姿态来融入共同体(3篇)
中国传统是重集体还是重个人,中国古代的诗人为什么总在哀叹自己才华空掷,中国文化传统是否完全适应于今天对于“共同体”的需要?对这些深刻的现实问题,学生们在阅读了陆建德先生的相关文章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稚嫩,但却是真正出自他们内心的...
中国传统是重集体还是重个人,中国古代的诗人为什么总在哀叹自己才华空掷,中国文化传统是否完全适应于今天对于“共同体”的需要?对这些深刻的现实问题,学生们在阅读了陆建德先生的相关文章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稚嫩,但却是真正出自他们内心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 向我工作的学校的老教师们致敬,文革时他们没有放下教鞭,之后更没有因为遭遇的一切不公正而放弃做老师的使命! 向我的父辈们致敬,四十年来以及更多的岁月里,他们以一个普通人的良知,向他们所在的小环境建造了一份坚实的温暖! 向我...
在电脑里发现了这篇“古老”的文章——古老到几乎都忘了。我查看了文档的属性,是2000年2月的。然后,打开文档,很多记忆就像附着在沉船上的贝壳一样,在幽暗的海水下面静静地呼吸着。 读刘小枫,还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几年。那是在一家私人书店里买了一本...
总得是旧历年才算新年。年三十晚上吃完饭,屋外响起轰轰烈烈的爆竹声,心想这一年可真快啊,快到什么都没有变。 连自己也还是跟去年一样的笨,虽然努力读了几本书,但作用不大。大概是用错了方法——读书不仅不能治愚,反而会让人更愚。颜习斋就说过,“读书...
春天是叶子落得最厉害的季节 我数了很久,也没有数清 那些停留在枝头的衰亡的叶子 夹杂在新鲜的叶子之间 像是不幸逗留在人间的死者 它们站在枝头看月 看不远处的医院是一扇奇怪的门 几年前,一个在医院门口开超市的年轻人 死得突然,也很安静。像在巷...
万物皆有缝隙 所以,才有雨 哦,不是,那首歌是这样唱的: “万物皆有缝隙/因此,阳光才能进入” 那个处在老绅士和摇滚诗人之间的声音 是这样唱的—— “每颗心,每颗心/都会回归到爱/但却像一个流亡者” 但雨也来自缝隙 就像薯条来自马铃薯粉 就...
那些停留在枝头的花是不会死的 像黄昏时在路边看着城市衰落的老妇人 她坐在小板凳上,闭着眼睛 用最大的气力呼吸、活下去 这是三年前的夏天我所见到的情景 她瘦小、枯干,白发凌乱,人行道上走过的人 全都像没有看到她一样 在下一个夏天到来之前,她消...
这几天听王德峰谈命理的讲座,不以为然。我一直认为,孔子所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谓“知命”,绝不是占卜算命,而是“知己”,就是清楚地了解知道自己在这一生中禀赋和责任,并且义无反顾地去实践它。 对古代儒生而言,算命风水之类属于“不足道”的...
青年教师,你好!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首先祝你们节日快乐! 在安庆这个地方迎接“五四”青年节,很有意义。因为安庆有一位“永远的青年,”他就是《新青年》的创办人陈独秀先生。新华社今年的五四致辞——《致青春 致未来》,就以陈独秀先生为例,谈“何为...
读于漪先生,要字斟句酌,仔细揣摩。 比如,“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漪先生的名言,她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中都表达过。每一次表达上都有微妙的不同。 媒体报道中,主要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由于媒体的传播度高,而且格...
昨天,于漪老师在讲座中说,“在所有学科中,唯独语文是指向人的”,引起热烈讨论。反对者有之:每一门学科都有核心素养,都应该是指向人的。有人提出,思政课更是指向人的。开玩笑者有之:既然只有语文指向人,那其他学科都别教了吧。 一开始看到这句话,我...
张桂梅校长去天荣获“七一”勋章,于漪老师则是在2019年获得国家荣誉称号。 同为教育工作者,她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于漪老师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名满语文界,我走上讲台时就知道于漪老师了,我的老师在走上讲台时也知道于漪老师。但张校长这几...
觉醒年代》火了两个年轻人:两位安庆一中的杰出校友——陈延年、陈乔年。他们的相片一直放在校史馆里,虽然校园外的人知晓不多,但每年我们都组织学生去瞻仰、纪念。 今年4月,校团委邀请了《觉醒年代》中“陈乔年”(马启越),为学生送上成人的祝福。 今...
7月1日,一位在合肥的安庆人,发了张照片给我:是合肥延乔路牌下簇拥着鲜花的照片。 他说:“你们可以带学生到延乔路来看看。” 那一刻,我既感激这位朋友对学生、对教育的关心,也有点失落,因为安庆才是陈延年、陈乔年的故乡啊! 但转而又想想,纪念总...
今天听卢冠廷的歌,据说他有读写障碍症,但歌唱得很好。 读写障碍症,就是会经常读错或写错字。这个病症很多人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但它肯定确实存在,诊断它靠专业的医生。 如果在一个缺乏专业医生的地方,卢冠廷可能就会被认为是“不认真,不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