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改善异位性皮肤炎 冬夏保养品大不同

重度异位性皮肤炎,大片红疹、脱屑,食药署建议,要注意饮食及避开生活中容易触发的因子。(资料照)

又溼又热是令异位性皮肤炎患者不适的天气型态。食药署指出,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且反覆发作的皮肤疾病,除了幼童外,成人也会受到影响,需注意饮食、环境、及皮肤清洁、保养用品。

食药署食药署在脸书粉专「食用玩家-食药署」与「食药好文网」发文分享,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过敏感染医师陈俊仁指出,约有5-20%的儿童曾出现异位性皮肤炎,其中90%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约有7成异位性皮肤炎的病童父母,也有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气喘等症状,可能是患者基因突变,造成皮肤的结构缺损所致。如果起疹合併出现发炎现象,会变红或是出现脓包,需及时对症用药。

陈俊仁进一步表示,2岁以前的孩童,异位性皮肤炎好发于身体外侧,除了穿尿布的区域以外,常见脸上及头皮,出现泛红、乾痒及脱屑等情况,严重者还会流出组织液。而2岁之后的孩童好发在关节内侧,如,脖子、手肘的前侧、手腕、膝盖后侧,皮肤会因为苔藓化变得很粗糙,因而出现色素沉积。

陈俊仁提醒,在后天环境和食物诱发方面,病患要避开会造成恶化的因素,如食物、吸入性的过敏原如,尘蹒、霉菌、花粉、动物皮屑;流汗;刺激物,像是,含皂硷的洗剂、香水、羽毛、羊毛、化粧品。

食药署也建议,在食物方面,要避开本身会过敏的食物,像是花生、坚果、巧克力、带壳海鲜、鱼、牛奶、蛋,其次是避开富含「组织胺」或诱发「组织胺」释放的食物,如:肉类、香肠、火腿、鱼类、乳製品、腌渍或罐头食物、酒精类食物、番茄酱或香料、茄子、南瓜、香蕉、凤梨、柑橘类水果等食物,以免组织胺造成皮肤搔痒,若再继续摄取会诱发过敏的食物,可能会让症状恶化。

异位性皮肤炎泡澡助改善

陈俊仁指出,有些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害怕泡澡,或者有「用淋浴方式洗澡愈快愈好」的错误观念,其实只要避免用太热的水洗澡(低于摄氏40度)即可,若泡澡反而可以让皮肤吸饱水分,有助于保湿,只要用清水、含燕麦的沐浴乳,或敏感肌肤专用的产品洗澡,再少量沐浴乳清洁、避免搔抓即可。

在盥洗的水温方面,介于摄氏33-38度,洗澡时间约15分钟左右,洗好后千万别用毛巾摩擦身体,只要把多余的水分拍乾,不要全部擦乾,让皮肤保有湿度,再涂上保湿产品即可,但若皮肤症状严重,需要涂抹类固醇药膏或是其他药物时,需先涂抹药物,间隔15-30分钟后再涂上保湿剂。

冬天用乳霜夏天涂乳意保湿

陈俊仁指出,选对保湿产品对异位性皮肤炎的照顾很重要,保湿剂可分成乳液(Lotion)、凝胶(Gels)、乳霜(Creams)、油膏(Ointments)。乳液是水跟乾粉混合而成,保湿性较差,凝胶则加了挥发性酒精,会造成皮肤乾燥,不太适合,至于乳霜跟油膏的基底是油,保湿性较好,缺点是有时会毛孔阻塞,造成毛囊发炎。

陈俊仁建议夏季可涂抹乳液,冬天可以用乳霜或油膏等较保湿的产品,并按身体部位不同使用,身体较乾燥的部位使用油膏,轻症部位则涂乳液或乳霜,至于保湿剂的选择方面,最好是无香精和添加剂的产品,而绵羊油、马油等含动物性脂肪成分的产品,诱发过敏的机率比植物性脂肪高,仍要视每个人不同的肤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食药署提醒,治疗异位性皮肤炎时,医师常会使用口服或外用抗组织胺、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生物製剂等,需长期服用,有些家长会担心药物副作用不让孩子吃,反而让患童不停搔抓使病情恶化,食药署强调,只要做好保湿并配合医师正确给药,无需过度担忧。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